
當下,大型復雜項目日益涌現,科技創新與技術突破為建筑設計注入新動能,驅動行業走向更加智能、安全和可持續的未來。
7月25日,第三屆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科學技術創新交流大會,以“科技建構,數智賦能”為主題,旨在推動新質生產力,融合數智時代,促進行業信息化、智能化轉型?,F場公布科學技術獎、杰出勘察設計師等獎項,華陽國際共計獲獎9項,并受邀分享優秀項目。

6項成果/
省設協“科學技術獎”
2024年度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協會科學技術獎,旨在提高行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華陽國際20余年以科技推動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技術突破,成為超大規模、超高難度、超復雜性項目值得信任的設計品牌,本次獲獎6項,其中4項由華陽主導申報。

一等獎-《建筑減隔震與振動控制技術應用標準》
廣東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團體標準,華陽作為聯合主編單位編寫,結合各主參編單位實踐,對兩區八類建筑滿足中震正常使用的設計方法、超高層風振控制、既有建筑減震設計、大震后較強余震設計方法及相應驗收標準、減隔震工程全過程質量管理方法等設計、施工、檢驗問題進行專項研究。
-主要完成單位: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南京大德減震科技有限公司、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參與人員:李文斌、李盛勇、王國安、張琳、石星亮、黃忠海、徐麟、張文華、安曉文、溫李山、謝韓濤、唐潤佳、陳長金、管慶松、吳波

二等獎-《基于BIM的企業級建筑設計項目管理平臺》
華陽國際自主研發,2023年正式對外推廣,1年內注冊企業達到139家,注冊個人用戶達到2.4萬人。圍繞線上化BIM數據,云端搭建企業管理平臺,結合建筑企業管理流程,實現業務線上化。以數據協同為基礎,解決工程建設行業數字化水平低、產業鏈各環節溝通方式低效、各階段BIM數據割裂等問題,提升建筑企業綜合管理水平,促進行業數字化轉型。
-主要完成單位: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人員:唐崇武、龍玉峰、鄒展宇、劉亞鑫、溫春陽、呂柱、孫娟、丁宏、王春才、黃偉

二等獎-《廣東省減震(振)工程創新實踐與實測案例關鍵技術研究》
近期華陽減隔震工程的創新實踐中,深圳檔案中心項目,新老建筑貼鄰建造,利用二階變參數位移相關型阻尼器中、大震階段塑性耗能減小縫寬,提升建筑品質,擴展了現行規范位移相關型阻尼器的適用范圍;深業世紀山谷項目(二期),250米超高層住宅,為國內首次在超高層剪力墻結構中利用避難層增設粘滯阻尼器來降低頂點角點風振加速度的項目案例。
-主要完成單位: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大德減震科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團華南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
-參與人員:李文斌、王國安、張琳、溫李山、張雷、張帆、胡王勇、李軍潔、洪金、李遠

二等獎-《基于建筑功能性、舒適性、安全性的軌道交通上蓋項目結構優化創新實踐》
研究成果結合大量工程算例,進行結構優化創新實踐:針對地鐵上蓋項目無地下室的特點,補充和完善現行規范關于樁水平承載力的計算方法;研究在荷載長期作用下全框支剪力墻結構轉換層板厚對轉換層樓蓋及上部結構的受力影響,提出需加厚全框支轉換結構轉換層樓板板厚;提出轉換層上一層被轉換剪力墻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剪力取值方法,優化剪力墻厚度,提高結構經濟性;研究了斜方向地震作用及轉換梁變形對震(振)雙控支座性能的不利影響。
-主要完成單位: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廣大減振科技有限公司、東莞交投置業有限公司、中鐵建設集團南方工程有限公司、廣東悉筑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廣州第二分公司
-參與人員:王國安、張琳、曾紅亮、李文斌、馮平、劉旸、范偉霞、王慶文、黃守煜、王澤華
此外,華陽參與研究的《超高層建筑大跨度連體關鍵技術》、《高層建筑雙向偏心受拉雙向受剪受扭鋼筋混凝土框架梁設計關鍵技術研究》,均獲得一等獎。
3位菁英/
廣東省杰出工程勘察設計師
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科創卓越人才
科技創新,人才是推動力。華陽國際不僅持續進行技術積淀,也一直培養建筑行業的人才力量,為行業進階注入持續的發展動力。第三屆廣東省杰出工程勘察設計師與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科創卓越人才,華陽三位菁英榜上有名。

張琳 第三屆廣東省杰出工程勘察設計師
華陽國際設計集團總工程師
“重視概念設計,勇于創新實踐”
創新展示現代技術的建筑風格,造型體現結構完整性和合理性;最大程度表現建筑結構結合美,實現功能結構建造的和諧統一。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主要完成項目:深業上城南區、恒裕金融中心、歐加(OPPO)國際大廈、萬科總部大廈、京東總部大廈、中興通訊總部大廈、恒力國際大廈、大疆天空之城、華潤置地總部大廈、新皇崗口岸、深圳科技館新館、蓮塘口岸工程旅檢大樓等項目。

王國安 第三屆廣東省杰出工程勘察設計師
華陽國際設計集團總工程師
“用結構之美,賦予建筑更綻放的生命”
結構是建筑的骨骼,它不僅要承載起建筑的重量,更要展現出建筑的藝術魅力。需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細節,通過精確的計算和優化的設計,確保建筑的穩固與安全。同時,積極探索新的結構形式和新材料應用,致力于將創新與實用完美融合,為建筑注入活力與靈魂,讓每一個建筑都成為城市中獨特的風景,為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間。

李文斌 廣東省工程勘察行業科創卓越人才
華陽國際設計集團深圳公司 結構副總工程師
“優秀結構設計=駕馭整體概念的能力+創新精神”
在長期的建筑結構設計中,為更好的協調并實現建筑功能性、舒適性、安全性進行了建筑結構創新實踐。承擔了華潤筍崗萬象食家項目、華潤湖貝A1~A4地塊等一系列超高層復雜綜合體項目,對多塔結構設計方法、風振舒適度控制等熱點問題進行了研究。深業世紀山谷(二期)為國內首例在剪力墻結構中通過在避難層設置粘滯阻尼器改善頂點角點加速度,且提出了基于復雜平面整體變形的位移放大率的實用計算方法,并成功推廣至綠景白石洲等項目中。
1場分享/
大疆天空之城
前沿技術,不只在于研究更在于項目應用,在實踐中實現技術成果轉化。大會現場,華陽國際受邀分享大疆天空之城項目。作為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一等獎項目,國際首例200米以上非對稱懸掛全鋼結構超高層建筑,歷時6年打磨,華陽國際以方案及擴初配合、施工圖設計、裝配式建筑設計三大主項,讓顛覆性的創想得以落地,實現建筑與結構的互相成就。

吳昱 華陽國際設計集團深圳公司執行總建筑師、大疆天空之城項目總師(右)
程華群 華陽國際設計集團副總工程師、大疆天空之城項目結構負責人(左)

△錯落懸掛12個巨型懸翼,僅有核心筒落地

△105米高空、76米大跨度(長度90米)單懸索橋橫跨雙塔

△輕量化景觀屋面,實現屋頂花園創想,減少懸翼結構變形
-
科技創新推動建筑行業轉型,建筑設計也為科創成果轉化提供平臺。未來,華陽國際將會持續進階,堅持技術創新+平臺賦能不斷探索,為社會提供高質量、高品質、高品味的建筑作品。